close

今天偶然翻到一本財經雜誌,讀到裡面的一篇文章,題曰"拯救白海豚"
內容乃針對台灣的海岸線受到過度的人為破壞及污染,導致白海豚的棲息地面臨極為嚴峻的考驗

文中指出,台灣四面環海,環島一周,海岸線長達1500餘公里
然而,全台灣約莫有250個左右,大大小小的港口,幾乎是平均每6公里就有一個港口,港口密度世界第一
海岸線的過度利用尚不只港口的稠密,為了防止沿岸受到長浪的侵襲,海岸線常常可見消波塊的存在
根據統計,台灣總計有將近55%長度的海岸線設有防波堤,即便是跟我國地理情況類似的日本也僅33%左右
台灣的沿岸生態遭受到不可磨滅的破壞,還不只是過度人為開發,導致生物棲息地變少
人類製造的大量廢污水大量排進海中是另外一個重點!!

文中就以彰濱工業區為例,當初填海造地,在其上大興土木,而有了後來的彰濱工業區
但工業區所產生的大量廢污水,卻有絕大部分未經過妥善處理,就逕流入海
再加上一直以來困擾當地的問題,彰化縣某兩個鄉鎮,過去十年以來一直將垃圾棄置在這塊土地上
垃圾沒有經過分類處理,而直接裸露在地表上,在太陽直曬下,惡臭味四逸
先別提會不會污染環境,基本上當地的環境衛生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
由於沒有收集系統,垃圾滲出水也是大量的流入海中,對當地的海洋生態產生很大的影響
幾十年前,該地還是汪洋一片,各種海洋生物悠遊其中,而舉世聞名的白海豚也是此地的常客
但由於工業區的興建,改變了當地的環境,而又有後來產生的污染問題,該地的海岸生態幾乎被破壞殆盡
我國政府雖然一直想改善當地的環境,但礙於種種的現況,至今尚無一個較為完善的對策

其實文中不僅針對該項問題而已
裡頭還提到更多一直為人所關注的環保問題,像是環境賀爾蒙、地層下陷、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等議題
正如我之前常講的,人類追求科技進步的當下,也一定同時在破壞某些事物,所謂等值交換
要如何能取得平衡點?現代社會有一個詞越來越為人所知,叫做"永續經營"
人類造成的破壞往往都是不可磨滅,如何將其降至最低,這是現在我們該好好去審思的問題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璋 的頭像
    小璋

    水藍星球

    小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